康复展 http://www.rpne-expo.com/ 国人为什么喜欢买房呢?可能有2个原因:一是害怕,二是心安。毕竟现金会贬值啊,虽然经济发展很快,但人们生活依然压力大,比如十年前的100块如今也就30块的价值,多年的存款,如今甚至连首付都难支撑,更重要的,还是物价蹭蹭涨,买啥都贵一倍,工资反而没什么变化。 值得一提的是,在普通人投资门路不多,资金有限的前提下,就数房子熟悉又具有性价比,不像股、债、基等交易品,风险大波动大,一不留神可能全数皆空。但房子却不一样,既保值还能居住,可以说长期收益稳健。 想来,这也是为什么房产会占据家庭财富近80%,而西方国家的比例仅有5%,由此可见,国人对住房的依赖程度有多高。从现实来看也是如此,10年前遍地3、4千的房子,现在基本上都过万了,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增值更多,所以,能在过去买房的,或多或少都因为房产带来了收益,胆子大的可能因此发家致富,胆子小的至少也小有获益。 然而,伴随着20年快速发展,楼市走偏了,如今房价收入比高、高杠杆、高空置率一并来袭,看似不相关的几个词,已经构成住房市场无可奈何的现状。 房价收入比高。相信没有几个人会认为现在房价低,但凡是正常工薪族都深有体会。据机构发布的调查数据,重点100城的房价是收入的13倍,高出了4-6的合理区间。另外在TOP5城市中,比值均在30以上,这说明供一套房至少要耗上30年时间,在此影响下,很多年轻人延迟了买房、婚恋,甚至不想生。 高杠杆。作为普通家庭的大笔开支,买房在这些年不断推动着杠杆率高升,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末,我国居民杠杆率为62.2%,相比2008年,12年间上涨了44.2%。按照国际惯例,当居民部门杠杆率超过65%,则会影响到金融稳定,而近两年来,国家持续调控楼市金融的举措也可以看出,房市风险已经到了临危之际。 高空置率。专家的《中国住房存量测算》报告中指出,1978年到2018年,我国城镇住房套数从约3100万套增至约3.11亿套,套户比从0.8增至1.09。同时,据官方数据,2018年的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.5亿,户均3.08人,满足这些人的住房需求至少要2.75亿套房,可以看出住房总量已经过剩了(3.11亿-2.75亿=0.36亿套房)。这多出来的0.36亿套房哪去了? 毫无疑问,是被少数人买走了。据西南财大数据,商品房的空置情况在各类住房中居高位,达到26.6%,此外央行数据,有4成的家庭持有两套以上住房,显然,多套房持有者不仅扰乱了市场均衡,造成住房资源过剩,还导致越来越多普通人买不起房。 其实国家也注意到,并施以针对性措施来化解泡沫,机构统计显示,前九月我国已经出台调控达到482次,其中对开发商和炒房客的“3+2条”红线,把高杠杆经营者和持有者都搞哭了,再加上房住不炒的基调定位,房价调整将会是长期趋势,一句话总结,阻止房产泡沫继续扩大,实现市场软着陆是当下最为坚定的目标。 快递小哥说破住房市场真相,众人坦言:多数人都还没他看得通透 对于这样的环境,市场上自然不会缺少解读的声音,但在不少人看来,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很多时候是出于个人利益,有为高房价站台之嫌。反而有个在大城市打工的快递小哥说的一番话,众人都表示没有他看得通透。 他说,房价这么高,是因为大家都争着挤着要买,本来柴米油盐就涨价的厉害,买了房之后更是降低了生活质量,还把整个社会的观念都扭转了,结婚要房子、社会地位要房子,连上学都要房子,如果大家都不买,估计房价很快就降下来了。 在房说君看来,快递小哥的一番话确实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,也说明当前楼市的本质。怎么理解呢?一方面,现阶段的住房价格,普通工薪层已经很难去接受了,正如前文提到的,如果普通人要买房,不仅要支付超过工资13倍的房价,还背负了几十年的债务,到头来只会使得自己生活越来越窘迫。普通人接不了盘,有钱人却人人几套房,表面上美名是抗通胀,保值,但实际上,0.36亿套房空置,已经说明“买而不住”现象非常普遍。 另一方面,住房过剩且需求端萎靡,将是房地产面临的长期趋势,这里的背景是老龄化加剧,即使生育放开但住房成本高,不想生现象越来越普遍,换言之,未来需求不足问题将会加剧。 更重要的是,百城新房库存量已经超过5亿平米,连续28个月正增长,另外据易居上半年二手房库存报告,天津、沈阳、重庆的库存量都超过14万套,南京更是从6月的11万套增至9月的14万套,3个月增加了3万套。与此对应的是,地产商不得不甩卖房子,加之国家有意降低房企负债,他们不敢高价拿地,随着土地成本下降,房价回归是自然而然的事。 按照这样的趋势,房市不仅失去了资金流支撑,再加上需求锐减,今后的市场大热已经不可能了。但这种情况,刚需是否不应该考虑买房了吗?恰恰相反:10月起买房迎2个好消息?还房贷的家庭“卸担子”。 第一,不再一味打压,“救市”开启,买房给补贴 近期哈尔滨成为今年第一个开启救楼的城市,出台16条措施为市场解困,包括降低房企预售标准,购房者方面直接给钱,提高了公积金贷款年限,买房符合条件的(全日制博士生、硕士生、本科生分别给10万、5万、3万、大中专生(含技工院校)2万元)给予现金补贴,最高达到10万元。《界面新闻》认为接下来或有更多城市开启类似行动,对买房人是利好。 第二,利率现转机,还房贷家庭“卸担子” 从今年开启限贷令以来,贷款额度收紧,银行审批严格,贷款利率也规模性的上调,截至8月末,首套房普遍在5.6%左右,二套房6%以上,无形之中阻挡了购房者的前进步伐。然而从9月地开始,不少银行开始松动下调利率。率先下调的城市广州,据机构调研,当地中、农、光大、招商等利率都较过往下降,普遍在10个基点上下。 还有佛山、苏州、湖州等地也加入下调队伍中,越来越多银行出现了反转信号,有新房用户2个月就放款了,有部分银行已经重启二手房放贷。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不可能下调到6年前的折扣利率,但停止上涨、加快放款、启动二手房贷款,这都是楼市迎来的曙光,而对于还房贷家庭来说,等于是卸担子的作用,毕竟利率下行,就意味着按揭月供减少,以及增加买房人的信心。 房说君有话说,说到底,房价与收入脱节,是导致人们无力买房,购房需求隐遁的根本,但长期来看,房子还在不停建,人口却在减少,市场也不可能跌到人人买得起的地步,总之在多渠道调控下,一边炒作虚高城市逐步平稳,另一边谨防购买力乏力城市大跌,同时金融属性在剥离,对于刚需的保障加大,未来不必像过去那样担心房价快速上涨而被迫做能力不所及的事情。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文章为“每日房说”原创,严禁转载抄袭,发现必深究。(撰文:房说君)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