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 大部分人初识残雪,大概是因为2019年她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。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女作家,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、康奈尔、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、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,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被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。 残雪获得国外多项文学奖提名,并斩获美国第八届最佳翻译图书奖,成为获得这一奖项唯一的中国作家。 在美国、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书店里,中国文学栏目下,残雪的作品总摆放在醒目位置。 要说残雪是目前中国最好的作家之一,应该没有什么异议。 而残雪的胞兄邓晓芒,则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,是海内康德翻译及研究的顶尖权威,其哲学史水准与学术声望,被世人交口称誉。 甚至有人曾这样说:邓晓芒到哪里,哪里就是思想重镇! 易中天则评价他是当今中国唯一的哲学家,不是之一。 是什么让这对兄妹获得如此赞誉?越了解,越觉得这一切并非偶然。 “我学哲学决不是为了要成才,而是为了自己的兴趣。” 邓晓芒有着超越常人的理性思维,在他看来,未经反思与理性安排的生活是难以忍受的。 他最乐意干的事情,是在自家书房里看书、做研究、写文章,甚至连办公室都很少光顾,更别说隔三差五出远门了。 邓晓芒认为,一切学习都是自学。 对一个人来说,主要的学习经历不是在学校,而是自学。虽然邓晓芒出身书香门第,其父曾担任《新湖南报》社长,但是他坦言父亲对他学习哲学几乎没有什么影响。 自学,为邓晓芒深涉哲学领域铺上了厚实的路基。 他坚持每天翻译三五百字,不完成任务不睡觉。兴趣的驱动,持久的耐力,信念的坚守,造就了他的一部部经典译著,也让他在哲学之路上日益精进。 “我是用全部生命在搞哲学,或者说,哲学才是我真正的、内在的生命,是我的人格和性格的表现。” 60年代末70年代初,他们的父亲遭到批斗和监禁,母亲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。 他们兄弟姐妹五个,有四个人被下放到农村,只有小妹妹残雪,一直赖到有了“身边无人”政策才获准留城。 邓晓芒曾经历过十年的知青生活,对于他而言,无论是在挑土、搬运,还是在读书、写作,都是真实不虚的生活经历,也都是塑造独立人格的哲学修炼。 即使再苦再累,只要活得充实,让自己的生命经得起反思,那就无怨无悔。 邓晓芒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摸爬滚打的时候,他的妹妹残雪正蜗居在城市里六七平米的杂物间。 他们的生活环境,有着很大的差异,但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件事——埋头读书。 有一年,邓晓芒回到长沙,忽然发现这个妹妹已经长大了。残雪和邓晓芒谈了她看的书,大量的是小说,还有哲学,而邓晓芒恰好也正在如饥似渴地搜寻这些书。 于是,他们谈得非常投机。 邓晓芒惊喜地发现,妹妹的一些见解很是独特,是她经过自己深入的思索而得出来的。 他们相约保持通信交流心得,他们经常写长信,动辄就是十几20页,主要讨论哲学问题。 后来,残雪的兴趣由哲学逐渐转向了文学。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,他们兄妹俩养成了互相讨论、交流思想的好习惯。 残雪后来进了一家街道工厂当铣工。整整八年,由于她倔强的性格受尽了底层社会的欺凌,也充分见识了中国人的劣根性。 但由于她天性的善良,也由于文学书读得多,她仍然保持了对这些具有劣根性的国民的形而上的悲悯和温存。 现在想来,那八年时间,对她来说,恐怕即是不堪回首的地狱,但同时也是洋溢着生命之光的天堂。 她后来因结婚生子从街办工厂辞职开始学做裁缝,成为一个老练而世故的生意人。其实骨子里她仍然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天堂中,一刻也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兴致和目标。 这种感觉自从她第一篇创作小说《黄泥街》以来,就是她几乎一切作品中贯穿的主题。 她的胞兄邓晓芒在1985年读到她修改过的《黄泥街》时,说那种感觉只能用“惊心动魄”来形容。 “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一种怪诞的写法,而且里面透露出来的那种摧枯拉朽的生命力,隐含一种令人恐惧的危险。” 残雪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颇深,尤其是卡夫卡的作品。 为了能够看懂原版外语书籍,她痴迷于自学英语,她曾一边带孩子,一边每天晚上听美国之音的英语900句。 直到现在,仍然保持着每天两个小时外语学习的习惯。 这让她看了大量的外语原版书籍,具备了直接与外国朋友交流的语言能力,能够在网上与国外的评论家用英语讨论文学和美学问题。 但她的文学风格绝不是照搬西方现代派或先锋文学,她是用自己在中国大地上体会到的生活去吃透西方现代文学的深邃,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理念和文学道路。 她的作品把读者带进了人类精神的一个更加深邃的层次。 近几年,残雪开始对哲学感兴趣起来,她想给自己的文学加入更有力量的哲学表达方式。 因此,她开始研究胞兄邓晓芒的哲学翻译作品。并且和邓晓芒一起,打造了一种新型的文学理论“新经典主义”。 而记载他们思想碰撞的对话被整理成书,于是就有了这本《于天上看见深渊》。 书中的话题涉及中西哲学、美学、文学,以及文学与现实的关系、文学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和一般生活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等。 有人评价,残雪是中国目前为止最接近鲁迅的一位作家,而邓晓芒则自称“鲁迅门徒”。多年来的交流和默契,使兄妹俩在各自的领域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,哲学让文学的思想更深刻,文学让哲学的表述更丰富。 邓晓芒和残雪,更像是两棵参天大树,“根紧握在地下,叶相触在云里,每一阵风过,都互相致意。” 于深渊仰望云端,相信这部作品会带给我们对人生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