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生如故 有人说,刘茵太难了。 李霜清给刘茵价值百万的传家宝镯子,刘茵抱着李霜清发誓对她好,事后却发现,李霜清把真镯子给了女儿,假镯子给了她。 李霜清过生日,苏纹却提出要和舟欣一起去三亚。郁闷之际,刘茵主动陪着李霜清吃喝玩乐。李霜清看着刘茵很高兴,可她心心念念的依旧是舟欣。 刘茵陪着李霜清逛街买旗袍,想尽办法让她开心。以为李霜清感受到了她的好,偷偷给她买了一件旗袍。 结果,旗袍是买给舟欣的。 刘茵几次三番地向李霜清献殷勤,真心把她当成妈,又几次三番地失望落空。看起来,确实很难。 然而反观刘茵对妈妈的态度,才发现,李霜清的种种行为,好像冥冥之中在为刘茵妈妈“讨债”。 刘茵对妈妈的态度,用“恶劣”两个字来形容,并不过分。 一般来说,谈婚论嫁都是男方先到女方家提亲,而刘茵的爸爸妈妈是来到上海找男方家谈论。对于一个要面子的妈妈来说,刘茵妈妈能来,已经非常不容易了。 可刘茵见到爸爸妈妈的时候,并没有嘘寒问暖,劈头盖脸地就骂弟弟,埋怨爸爸妈妈带着弟弟来。 刘茵发现镯子是假的,第一时间怀疑妈妈。妈妈否认拿了镯子,刘茵依旧不相信,还准备回老家翻东西。 刘茵对待妈妈的态度,就像对待“阶级敌人”,看不见亲情,也感受不到丝毫信任。 按照刘茵的说法,是因为她从小到大没有感受到妈妈的爱,而且长大后还被“榨干”血汗钱,养父母、养弟弟。 幼年时的刘茵不懂得回答大人的问题,而聚餐的饭桌上,妈妈只顾高兴,没有帮刘茵解围。 妈妈偏爱儿子,把女儿孝敬父母的钱给了儿子,刘茵觉得这是把她当成了“提款机”。 大概是巫月太冷血了,这两件事加在一起,也没觉得有什么可“惨”的地方。 妈妈炫耀自家女儿太平常了;钱是刘茵尽孝心主动给的,爸爸妈妈、包括弟弟都没有主动伸手管她要过钱,比起樊胜美,简直普通得不要再普通了。 其实,刘茵妈妈并非不爱女儿,她只是嘴硬心软,又太好面子。得知婆婆给了女儿假镯子,妈妈第一时间上门给女儿讨公道,她也还记得离家9年的女儿爱吃什么。 因此巫月觉得,刘茵对原生家庭的抱怨,更像是一场强行的“卖惨”。 为了抚平这些“惨痛”的伤口,婚后的刘茵把希望寄托在李霜清的身上,想要从婆婆身上得到自己渴望已久的母爱。 她的失望,是一种必然。 把“婆婆当成妈”属于臆想状态,需要突破血缘的关联,更需要婆媳双方的共识。 刘茵缺爱,不代表李霜清一定要给她这种爱;李霜清希望女儿在身边,只是单纯地希望自己亲生的女儿在身边,与儿媳妇没有半毛钱关系。 而恰恰只有这种失望,才能点醒了刘茵式的儿媳妇。 给婆婆的蜜糖,很多时候同样是给妈妈的砒霜。当刘茵想方设法地讨好婆婆的时候,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,自己除了那张银行卡,还为妈妈做过什么。 当然,按照都市剧的套路和已经放出的预告片来看,最后的结局,一定是刘茵和李霜清握手言和,一个把婆婆当成了亲妈,一个把儿媳妇当成了亲闺女。 但这样的大团圆结局,恐怕只存在于剧本之中吧?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