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侦探网 文:付杰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同样也是全球闻名的“世界工厂”。中国制造的能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,与此同时,来自中国本土的产品,也成了其他国家的抢购目标。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1年1月-8月,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出口金额为3165.8亿元,同比上一年增长了34.6%。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9倍多。 全球汽车行业不景气的前提下,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却增长迅猛,不得不说,中国制造正在国际舞台不断的创造奇迹。 据悉,德国制造一直以来被视为高端优质产品,这些年来,小到零部件,大到重要设备,德国制造都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参照物。但是近一年多来,德国媒体频繁炒作“中将赢”的说法,表示德国制造对上中国制造,也不得不认输。 对于“中将赢”的说法,不可否认存在一定的夸张和威胁成分,中国制造走到今天这一步,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这样辉煌的成绩,是通过无数人的努力来换来的。 对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暴涨,不少厂家在欢喜的同时也产生了担忧,有部分厂家的订单已经排到了3个月之后,目前的生产线已经是超负荷运行状态了。 来自浙江杭州的兆丰机电,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,出口订单就大量的爆发。厂里的全自动生产线,每20秒就能生产出一个汽车轮毂轴承,出口国家多达30多个。 根据兆丰机电负责人介绍,自从订单量爆发之后,公司的40多条生产线已经是全天运营赶工了,目前已经是满负荷运行状态,但是订单还是很难如期完成。 部分工厂的出口订单,已经排队排到了3个月之后,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下个季度的绩效了。不过即便如此,生产企业也仍旧是喜忧参半。 近日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再起,对于这些出口厂商而言,原材料涨价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,再加上海运费居高不下,即便是订单量暴涨,也很难保证企业的利润率一直维持在高位。 受到金属钯铑、钢铁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影响,虽然不少企业的订单充足,但是生产成本至少上涨了20%。这样一来,即便是工厂的订单量增加了双倍,但是利润却不见得能增加双倍。 除了原材料的价格上涨,海运费的价格一年下来暴涨了10倍,不仅如此,企业还常常抢不到货柜,即便是有钱也很难按时完成订单。 为了减少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,不少企业预备提高新产品的定价,同时加大创新研发。这是目前零配件企业的普遍做法。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张,海外的一些国家也在加强对新能源市场的开发。根据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的订单来看,新能源和维修售后市场的需求依旧旺盛。 本文由聚富财经原创出品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,违者必究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